原位雜交是在分子生物學領域應用極為廣泛的實驗技術之一,是在研究生物體發(fā)育過程中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方法。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在分子病理和科學研究方面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。在原位雜交和FISH實驗中,變性溫度是至關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也是確保實驗成功的關鍵步驟。原位雜交儀可以根據(jù)實驗者的設置,自動完成變性和雜交過程。嚴格的溫度控制,適宜的濕度環(huán)境,加上低廉的成本,和時間上的節(jié)省,為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證。
原位雜交主要是基于以下這個主要原理:單鏈的DNA或者RNA只要他們的序列是互補的,即符合AT,CG的堿基配對原則,那么這樣的兩條核酸鏈之間(DNA-DNA,DNA-RNA,RNA-RNA)就可以形成一個穩(wěn)定的雜交復合體。這一原理對于檢測一個特異的mRNA在某一種生物體,或者某些組織切片、單個細胞里具體表達位置非常有用。該技術zui早應用于60年代末期,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特異性高,因此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,例如與細胞內RNA進行雜交以觀察該組織細胞中特定基因表達水平。
熒光原位雜交則是在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分子細胞遺傳技術,以熒光標記取代同位素標記的原位雜交方法,是利用熒光標記的DNA探針來檢測在細胞、組織和腫瘤的特定DNA序列的分子診斷技術。首先將樣本DNA變性,加入特定的熒光標記的探針與變性的樣本混合進行雜交,退火得到雙鏈DNA。探針信號能夠被熒光顯微鏡捕獲,從而定性、定量地檢測目標DNA。與其它用于研究染色體的技術不同,F(xiàn)ISH操作靈活,不需要在正在分裂的細胞進行檢測,因而能夠用來檢測基因或染色體是否異常,通常用于遺傳咨詢,醫(yī)學和品種鑒定、DNA特定功能研究。利用FISH方法還可檢測非整倍體,微缺失綜合征以及基因重排等,這些指標對遺傳性疾病,如白血病,淋巴瘤,實體瘤,自閉癥等發(fā)育綜合征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